咏少年诗
吴均〔南北朝〕
董生唯巧笑,子都信美目。
百万市一言,千金买相逐。
不道参差菜,谁论窈窕淑。
愿言捧绣被,来就越人宿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他像董贤一样拥有美好的笑容,像子都一样长着漂亮的眼睛。
愿意用千金百万买他的一句话、买追求他的资格啊!
既然知道有如此美貌少年,谁又会去追寻窈窕淑女呢?
真希望有一天能为他盖上绣有彩色花纹的衾被,像越人船夫和鄂君一样同宿。
注释
董生:汉哀帝刘欣宠臣。
子都:古代十大美男之一,春秋郑国(今河南新郑)人,郑桓公之孙。为郑国公族大夫,春秋第一美男,武艺高超,因相貌英俊,深得郑庄公宠爱。
愿言:思念殷切的样子。
简析
《咏少年诗》是一首五言古诗。此诗前四句赞美少年有董生和子都般俊美的外在,强调了外表的魅力,揭示出人们为这美貌费心追捧的态度;后四句更是夸张,说他的美姿容让人们不再追寻窈窕淑女,而渴望跟他像越人船夫和鄂君一样同宿,不惜染上断袖的癖好。这首诗咏写少年的美丽姿容,和其超越性别的魅力。
吴均
吴均(469年—520年) ,字叔庠,南朝梁文学家、史学家,吴兴故鄣(今浙江安吉)人。出身贫寒,性格耿直,好学有俊才。吴均既是历史学家,著《齐春秋》三十卷、注《后汉书》九十卷等;又是著名的文学家,有《吴均集》二十卷,惜皆已亡佚。 152篇诗文 77条名句
王烈义行
《后汉书》〔南北朝〕
王烈字彦方,太原人也。少师事陈寔,以义行称。乡里有盗牛者,主得之,盗请罪曰:“刑戮是甘,乞不使王彦方知也。”烈闻而使人谢之,遗布一端。或问其故,烈曰:“盗惧吾闻其过,是有耻恶之心。既怀耻恶,必能改善,故以此激之。”后有老父遗剑于路,行道一人见而守之,至暮,老父还,寻得剑,怪而问其姓名,以事告烈。烈使推求,乃先盗牛者也。
出塞
南北·王褒〔南北朝〕
飞蓬似征客,千里自长驱。
塞禽唯有雁,关树但生榆。
背山看故垒,系马识馀蒲。
还因麾下骑,来送月支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