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虞初新志·节选

清代·张潮 清代·张潮〔清代〕

  过广陵,入洞庭,浩倍荡荡,四无涯涘。晚见红日落于水内,次早见炬火然灼水面,渐望渐高,乃明星也。吾游行天下,山吾皆以为卑,水吾皆以为狭,非果卑果狭也。目能穷其所至,则小之矣。物何大何小,因其所大而大之,则莫不大;因其所小而小之,则莫不小。苏子瞻曰:“覆杯水于地,芥浮于水,蚁附于芥,茫然不知其所济。少焉水涸,蚁即径去,见其类,出涕曰:几不复与子相见!岂知俯仰之间,有方轨八达之路乎?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,犹杯水也;舟犹芥也,人犹蚁也,吾乌知蚁之附芥,不以为是乘桴浮海耶?其水涸而去,不以为是海变桑田耶?四海虽广,应亦有涯,目力不至,则望洋而叹。因所大而大之耳。”今在洞庭,吾目力穷焉,即以为洞庭为吾之海可也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  经过广陵,进入洞庭湖,湖面浩渺无垠,四周看不到边际。傍晚时分,看见红日沉入水中,次日清晨又见到火把般的光亮在水面闪烁,渐渐升高,原来是星辰初现。我游历天下,总觉得山都显得低矮,水都显得狭窄,其实并非它们真的低矮狭窄,而是我的眼睛能看到它们的尽头,所以就觉得它们小了。事物的大小,依据我们如何看待它而有所不同:如果我们因它的大而认为它大,那么没有什么是不大的;如果我们因它的小而认为它小,那么没有什么不是小的。苏轼曾说:“在地上倒一杯水,小草浮在水上,蚂蚁附着在小草上,茫然不知要漂向何方。不久水干了,蚂蚁直接离去,遇见同类,流泪说:‘差点再也见不到你了!’哪里知道在俯仰之间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清代·张潮

清代·张潮

张潮(1650年-?),字山来,号心斋,新安(今安徽歙县)人,客居江苏扬州,父张习礼为顺治六年(1649年)进士。中国清代小说家、文学家、徽商。康熙四十五年(1706年),文字狱大兴,其所刻《昭代丛书》被列入禁书,家产荡然,后郁郁而逝。张潮喜文事,能文、擅词曲,青年时代即名扬大江南北。其一生著述甚丰,主要作品有《心斋诗钞》《酒律》《翫月约》《贫卦》《幽梦影》等,主持编辑刊印了《昭代丛书》《檀几丛书》。 4篇诗文  4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谒金门三首·其一

郑文焯 郑文焯〔清代〕

行不得,黦地衰杨愁折。霜裂马声寒特特,雁飞关月黑。
目断浮云西北。不忍思君颜色。昨日主人今日客,青山非故国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快雨堂记

姚鼐 姚鼐〔清代〕

  “心则通矣,人于手则窒,手则合矣,反于神则离。无所取于其前,无所识于其后。达之于不可迕,无度而有度。天机阖辟,而吾不知其故。”禹卿之论书如是,吾闻而善之。禹卿之言又曰:“书之艺自东晋王羲之,至今且千余载,其中可数者,或数十年一人,或数百年一人。自明董尚书其昌死,今无人焉。非无为书者也,勤于力者不能知,精于知者不能至也。”

  禹卿作堂于所居之北,将为之名。一日,得尚书书“快雨堂”旧匾,喜甚,乃悬之堂内,而遗得丧,忘寒异,穷昼夜,为书自娱于其间。或誉之,或笑之,禹卿不屑也。今夫鸟鷇而食,成翼而飞,无所于劝,其天与之耶?虽然,俟其时而后化。今禹卿之于尚书,其书殆已至乎?其尚有俟乎?吾不知也。为之记,以待世有识者论定焉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梦江南·昏鸦尽

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〔清代〕

昏鸦尽,小立恨因谁?急雪乍翻香阁絮,轻风吹到胆瓶梅,心字已成灰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