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菊
丘逢甲〔清代〕
入眼惊看秋气新,孤芳难掩出丛榛。
英华岂复关培植,烂熳依然见本真。
淡极君心宜在野,生成傲骨不依人。
陶潜死后无知己,沦落天涯为怆神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忽见秋光乍破新意,一枝独秀竟从荆棘丛中傲然挺出。
这般卓绝风骨哪需人工雕琢?纵使霜侵露重,自绽清芬方见天地本心。
这般素淡风姿合该长于山野,生就一身傲骨何曾仰人鼻息?
可叹陶潜归去后人间再无真知音,今朝我亦天涯零落,独对这野菊,心恸如焚泪沾襟。
注释
秋气:秋日凄清、肃杀之气。
孤芳:独秀的香花。
英华:花木之美。
培植:栽种并细心管理。
本真:本源,真相,本来面貌。
怆神:伤心。
简析
此诗借秋野孤菊破荆棘而绽放之姿,喻士人于浊世中守本真、存傲骨的孤高品格。诗人以陶潜自比,叹世间再无高山流水之知音,终沦落天涯与草木同悲,将菊之孤绝与人之漂泊熔铸为天涯共恸的绝唱。全诗如寒潭映月,于清冷中透出灼心的孤独。
丘逢甲
丘逢甲(1864年~1912年)近代诗人。字仙根,又字吉甫,号蛰庵、仲阏、华严子,别署海东遗民、南武山人、仓海君。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。祖籍嘉应镇平(今广东蕉岭)。同治三年(1864年)生于台湾彰化,光绪十四年(1887年)中举人,光绪十五年登进士(1889年),授任工部主事。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,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,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。 1786篇诗文 8条名句
金缕曲·赠梁汾
纳兰性德〔清代〕
德也狂生耳。偶然间,淄尘京国,乌衣门第。有酒惟浇赵州土,谁会成生此意。不信道、遂成知己。青眼高歌俱未老,向尊前、拭尽英雄泪。君不见,月如水。(遂成知己 一作:竟逢知己)
共君此夜须沉醉。且由他,娥眉谣诼,古今同忌。身世悠悠何足问,冷笑置之而已。寻思起、从头翻悔。一日心期千劫在,后身缘、恐结他生里。然诺重,君须记。
浪淘沙·写梦
龚自珍〔清代〕
好梦最难留,吹过仙洲。寻思依样到心头。去也无踪寻也惯,一桁红楼。
中有话绸缪,灯火帘钩。是仙是幻是温柔。独自凄凉还自遣,自制离愁。
水调歌头·春日赋示杨生子掞
张惠言〔清代〕
长镵白木柄,斸破一庭寒。三枝两枝生绿,位置小窗前。要使花颜四面,和着草心千朵,向我十分妍。何必兰与菊,生意总欣然。
晓来风,夜来雨,晚来烟。是他酿就春色,又断送流年。便欲诛茅江上,只恐空林衰草,憔悴不堪怜。歌罢且更酌,与子绕花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