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霁
吴可〔宋代〕
南国春光一半归,杏花零落雨霏微。
新晴院宇寒犹在,晓絮欺风不肯飞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南方的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,淡如胭脂的杏花在春雨点点飘落。
雨后新晴的庭院中春寒犹在,清晨的柳絮,湿重难飞,仿佛与春风为难。
注释
霏:飘扬。
简析
《春霁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诗的首句暗示春天已过大半;次句以杏花凋零、细雨霏霏的景象,表现了春末的凄迷与哀伤;后两句转写雨后初晴,但院中仍有寒意,柳絮似乎因风小而“欺风”,迟迟不肯飞舞,进一步渲染了春末的清冷与静谧。整首诗笔触细腻,意境纯美,写出季节变换中的微妙情感,抒写出一种淡淡的哀愁。
吴可
建康人,字思道。原名默。徽宗大观三年进士。尝以诗谒苏轼、刘安世,得二人称勉。为蔡绦所用,又出入梁师成之门。累官至团练使。宣和末避战乱辞官,责授武节大夫致仕。有诗名,兼长于词。主张学诗当以杜甫为体,以苏轼、黄庭坚为用。有《藏海居士集》、《藏海诗话》。 68篇诗文 2条名句
贺圣朝·留别
叶清臣〔宋代〕
满斟绿醑留君住。莫匆匆归去。三分春色二分愁,更一分风雨。
花开花谢、都来几许。且高歌休诉。不知来岁牡丹时,再相逢何处。
墨池记
曾巩〔宋代〕
临川之城东,有地隐然而高,以临于溪,曰新城。新城之上,有池洼然而方以长,曰王羲之之墨池者,荀伯子《临川记》云也。羲之尝慕张芝,临池学书,池水尽黑,此为其故迹,岂信然邪?
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,而尝极东方,出沧海,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;岂有徜徉肆恣,而又尝自休于此邪?羲之之书晚乃善,则其所能,盖亦以精力自致者,非天成也。然后世未有能及者,岂其学不如彼邪?则学固岂可以少哉,况欲深造道德者邪?
墨池之上,今为州学舍。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,书‘晋王右军墨池’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。又告于巩曰:“愿有记”。推王君之心,岂爱人之善,虽一能不以废,而因以及乎其迹邪?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?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,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!
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,曾巩记。